張家界:產后出血搶救應急演練詮釋“生死時速”
“產后出血”搶救應急演練。
紅網時刻新聞3月24日訊(通訊員 李勇 朱明)“產婦陰道有活動性出血,有血塊”“子宮輪廓不清,宮縮差”“急查血常規、凝血、電解質、血生化”“給予宮腔球囊填塞壓迫止血……”近日,一場“產后出血”搶救應急演練在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產房中進行。醫院副院長侯大興、醫務部長覃黃正、孕產保健部長符春翠、護理部主任王玲等進行現場指導。
此次模擬演練為一名經產婦,在分娩巨大兒后出現宮縮乏力引起產后大出血,吸氧、監測生命體征、開通第二靜脈通路、補液、備血、中心靜脈置管……一系列保障安全通道全部開通。在醫師、護士、助產士等組成的搶救團隊不懈努力下終于轉危為安。演練中,全體醫護人員在產科主任程生芳的指揮下默契配合、沉著應對、精心施救、各盡其職,再現了產婦產后出血的驚險一幕,突出了“急、快、準”的特點,展示了產科危急重癥的搶救水平、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團隊協作能力。
這是一次接近全真的演練,整場演練組織嚴密、分工明確、操作有序,參加演練的醫務人員反應迅速、配合密切、有條不紊。通過此次演練,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產科急救流程,提高了產科醫生應急搶救的綜合能力,使產科、新生兒科、麻醉科、檢驗科等各科室之間的銜接配合得到優化,達到了預期的目的。
“產后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,搶救成功的關鍵是做好早期預警、快速反應、多學科協作,這些能力不是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,而是要靠一次次訓練和臨床實踐來提高的,所以我們安排了不定期的產科各類急危重癥搶救課題,使模擬演練成為常態化機制,加強臨床醫護人員搶救意識,提高風險評估能力,完善搶救流程和知識,確保實際搶救中爭取到更多時間,提高搶救成功率,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。”醫院孕產保健部長符春翠表示。
永定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區急危重癥孕產婦急救中心,承擔著全區及周邊地區的急危重癥孕產婦的救治工作,隨著三孩政策的開放,危重孕產婦數量大大增加,對醫院的醫療技術提出的新挑戰。今后,醫院將定期常態化開展多學科急救演練,規范救治流程,優化癥療環節,全方位提高危重孕產婦的急診、急救能力,為孕產婦及胎兒的安全保駕護航。
- 通知公告
-
-
符春翠
中共黨員,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本科畢業于南華大學醫學院。現任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部部長、湖南省優生優育協會促進自然
-
“分娩吧,爸爸”活動邀您體
當準媽媽知道自己懷孕后就第一時間進入媽媽的角色,而準爸爸們可能到寶寶三歲后才會漸漸有爸爸的感覺。因為這中間爸爸們少了一個重
-
陳承
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畢業于湖南師大臨床醫學專業,現任永定區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部長兼不孕不育科科長,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
-
黨建引領 醫心為民
6月30日,張家界市委衛健黨工委紀念建黨99周年暨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,永定區婦幼保健院被評為“2019年度張家界市衛健行業黨建‘醫
-
伍鳳琴
中共黨員,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本科畢業于中南大學醫學院。現任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部部長,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婦科腫瘤
-
盆底康復儀器
盆底結構與功能康復主要采用生物反饋治療儀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,其原理是:盆底功能康復訓練技術,憑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饋技術,精確客觀的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