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家界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吳霏:不忘初心 用愛托舉生命
2024年8月某晚,張家界永定區婦幼保健院手術室燈火通明,搶救團隊嚴陣以待,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手術室。無影燈下,醫務人員齊上陣,產一科主任吳霏和她的同事們正在與時間賽跑,與死神較量,為一位37周+的孕婦緊急進行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。
患者子宮下段原切口菲薄,肌層斷裂,大面積僅剩漿膜層,呈紫藍色改變,切開漿膜層,見大量凝血塊涌出,醫務人員立即取出一嬰孩,經過輸血、補液、清除血塊、縫合等一系列緊急處理,母子二人終于轉危為安,這一驚心動魄的過程只用了27分鐘。
孕產婦急救。
“該孕婦第三次剖腹產,而且患有妊娠合并高脂血癥,妊娠合并子宮瘢痕,再次剖宮產將會面臨大出血風險,并且手術難度會明顯增加。”這樣的緊急搶救在永定區婦幼保健院不時上演。近年來,隨著國家放開二孩、三孩,高齡、高危孕產婦增多,母嬰安全工作面臨新的挑戰。在這樣高強度、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,吳霏的壓力陡增,每天連軸轉,早晨七點半上班,一直忙到下午七點半下班。有時候一臺手術,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,手術結束后,腳浮腫了,握著手術鉗的手也僵硬麻木了,但她看著一個個新生命經由自己的雙手來到這個世界,一個個家庭經由自己的幫助而笑逐顏開,所有的辛苦與勞累都是值得的。
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,吳霏一直奮戰在婦產科一線,在同事眼中,她是有名的“女漢子”“工作狂”,她穿梭于手術室和病房的時間比待在自己家里的時間要多得多。在領導眼中,她始終堅守醫者初心,求真務實,敢于創新,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,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,多次帶領科室人員出色的完成臨床工作。在她的帶領下,該院產科成為享譽全市的優秀科室,承擔了全區二分之一的新生兒出生助產工作。
都說婦產科是生命之花盛開的地方,但這里也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,難產、產后大出血、羊水栓塞、子癇等危重情況隨時可能出現。從醫26年來,吳霏不記得多少次讓危重產婦轉危為安,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“生死時速”。這也讓她養成了一個習慣,那就是無論嚴寒酷暑,無論白天黑夜,只要病人需要,只要科室需要,一個電話,一聲呼喚,她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,并立馬進入工作狀態。
患者為吳霏(右)送上錦旗。
吳霏深知,一個新生命的到來,牽扯著一個家庭幾代人的悲歡憂樂,可謂是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。在日常工作中,吳霏也一直把科室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能力培養作為核心工作來抓。定期開展業務學習,定期進行教學查房,經常組織病歷討論,嚴格三基培訓和考核,特別是對每一例特殊、危重病人進行認真討論,細心處理,總結經驗,保證了產科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及高危新生兒的及時救治。為此,醫院產科在高危妊娠規范管理、兇險性前置胎盤、重度子癇前期、妊娠合并癥的處理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,筑牢了全區母嬰安全屏障。2022年6月,吳霏被表彰為“醫心為民服務崗”。在最近5年的年度考核中,她也多次獲評優秀。
多年的從醫生涯,“以病人為中心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這句樸素的話語對于吳霏來說,從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,而是浸入血脈深入骨髓的職業信仰。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,我依然會在本職崗位上,勤勤懇懇,兢兢業業,竭盡所能,精心診治每一位患者,和全院醫務人員一起齊心協力,團結一致,用心用情用愛托舉生命,不負當初誓言。”(通訊員 李勇)
- 通知公告
-
-
黨建引領 醫心為民
6月30日,張家界市委衛健黨工委紀念建黨99周年暨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,永定區婦幼保健院被評為“2019年度張家界市衛健行業黨建‘醫
-
“分娩吧,爸爸”活動邀您體
當準媽媽知道自己懷孕后就第一時間進入媽媽的角色,而準爸爸們可能到寶寶三歲后才會漸漸有爸爸的感覺。因為這中間爸爸們少了一個重
-
符春翠
中共黨員,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本科畢業于南華大學醫學院。現任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部部長、湖南省優生優育協會促進自然
-
陳承
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畢業于湖南師大臨床醫學專業,現任永定區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部長兼不孕不育科科長,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
-
盆底康復儀器
盆底結構與功能康復主要采用生物反饋治療儀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,其原理是:盆底功能康復訓練技術,憑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饋技術,精確客觀的
-
伍鳳琴
中共黨員,婦產科副主任醫師,本科畢業于中南大學醫學院。現任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部部長,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婦科腫瘤
-